2025/4/28 15:05:00

一、STR鉴定基础原理与流程

1.什么是STR?

定义:STR是基因组中2-6个碱基组成的短核苷酸重复序列(如(TATC)n),因重复次数(n)不同而具有多态性。

作用:不同个体/细胞系的STR等位基因组合具有唯一性,类似DNA“条形码”,可用于身份识别。

2.STR鉴定流程

样本准备:提取细胞DNA(建议浓度≥20 ng/μL,总量≥50 ng)。

PCR扩增:使用多色荧光标记引物扩增16-24个STR位点(如ATCC标准位点)。

毛细管电泳检测:通过片段分析仪分离PCR产物,获取等位基因长度数据。

数据分析:比对STR图谱与数据库(如ATCC、DSMZ),计算匹配度(相似性系数)。

 

二、STR鉴定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样本问题

Q1:细胞系污染或交叉污染如何识别?

现象:STR图谱中出现与已知细胞系不匹配的等位基因峰(如混合峰型)。

案例:HeLa细胞污染其他细胞系时,STR图谱会同时出现HeLa特征峰(如D5S818位点为11,12)和宿主细胞峰。

解决方案:立即停止实验,排查培养条件(如CO₂浓度、培养基类型)、操作规范(如无菌操作、分装保存),并重新复苏早期冻存细胞。

Q2:细胞传代次数过多导致STR图谱漂变?

机制:长期传代可能引发染色体不稳定或遗传突变,导致STR位点重复次数改变。

验证方法:对比早期传代与当前传代细胞的STR图谱,若匹配度<80%,则提示遗传漂变。

建议:定期(每10-20代)进行STR鉴定,优先使用低传代细胞(P10以内)。

2. 实验技术问题

Q3:DNA质量差导致STR图谱异常?

表现:峰型拖尾、杂峰多、等位基因缺失。

原因:DNA降解(如反复冻融)、浓度不足或蛋白污染。

优化:

使用新鲜细胞(建议1×10⁶个细胞/样本),避免使用长期冻存样本。

采用柱式法或磁珠法提取DNA,确保纯度(A260/A280=1.8-2.0)。

若DNA降解,可尝试全基因组扩增(WGA)技术补救。

Q4:PCR扩增失败或峰型异常?

可能原因:引物设计缺陷、PCR体系污染、电泳条件不当。

排查步骤:

更换引物组(如从Promega PowerPlex系统切换至Thermo Fisher AmpFlSTR系统)。

设置阳性对照(如已知STR图谱的细胞系)和阴性对照(无模板DNA)。

调整电泳条件(如毛细管温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

3. 数据分析问题

Q5:如何判断STR图谱匹配度?

标准:

完全匹配:所有位点等位基因完全一致(匹配度100%)。

高度匹配:1个位点内出现1个等位基因差异(可能为自发突变,匹配度>90%)。

不匹配:≥2个位点差异(提示污染或错误标识,匹配度<80%)。

工具推荐:使用STR分析软件(如GeneMapper ID-X、STRmix)自动计算匹配度。

Q6:如何处理混合细胞系STR图谱?

方法:

解卷积分析:通过峰高比例估算混合比例(如主峰高度占比70%,次峰30%)。

分离培养:有限稀释法分离单克隆,重新鉴定STR图谱。

示例:若STR图谱显示15%的HeLa特征峰(D5S818=11,12)和85%的宿主细胞峰,提示污染比例约15%。

 

三、STR鉴定应用场景与规范

1.应用场景

细胞系认证:新购细胞系首次使用前、发表文章前、申报专利时。

质量控制:细胞库长期保存、共享或分发前。

法规要求:FDA、NIH等机构要求临床前研究必须使用STR验证的细胞系。

2.国际标准与数据库

标准位点:ATCC推荐16个核心位点(如TH01、TPOX、vWA)和2个性别位点(Amelogenin)。

数据库:

ATCC SDO Workgroup:提供STR图谱参考标准。

DSMZ STR Database:收录人类细胞系STR数据。

Cellosaurus:整合全球细胞系STR信息。

 

四、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误区1:STR鉴定可替代核型分析

纠正:STR鉴定用于身份验证,核型分析(如G显带)用于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检测,二者互补。

误区2:STR位点越多越好

纠正:16-24个位点已足够区分99%的人类细胞系,过多位点可能增加成本但无显著收益。

 

注意事项

1.避免污染:实验全程使用无菌耗材,操作台紫外线消毒30分钟。

2.保存记录:完整记录STR图谱、匹配度、细胞来源及传代次数。

3.合作机构:优先选择通过CAP/CLIA认证的第三方实验室(如Genewiz、Eurofins)。

 

五、总结与建议

1.关键点:STR鉴定是细胞系身份验证的“金标准”,需定期开展以避免实验误差和数据偏差。

2.操作建议:

优先使用低传代细胞,避免长期传代。

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范,确保DNA质量。

结合多数据库比对,综合判断STR图谱匹配度。

对污染或漂变细胞系及时弃用或重新建库。

 

通过规范化的STR鉴定流程,可有效保障细胞系身份的准确性,为科研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提供坚实基础。

 

上一篇:如何防止细胞系污染或交叉污染 下一篇: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