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8 15:08:00

一、环境与设施管理:构建物理隔离屏障

1.细胞培养空间分区

核心原则:按污染风险等级划分功能区,避免气溶胶/接触传播。

具体措施:

超净工作台布局:按“高风险→低风险”单向操作(如先处理污染样本,后操作正常细胞)。

独立培养室:敏感细胞(如原代细胞、干细胞)与常规细胞系分室培养,间隔≥3米或独立通风系统。

专用耗材存放:不同细胞系培养基、移液器、离心管等分类存放,避免混用。

案例:某实验室因将HeLa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处一室,导致后者STR图谱出现HeLa特征峰,实验被迫重做。

2.设备与耗材管理

设备专用化:

高风险操作(如细胞传代、冻存)使用独立设备(如CO₂培养箱、液氮罐)。

普通设备(如离心机、水浴锅)需彻底消毒(75%乙醇擦拭+紫外照射30分钟)后切换细胞系。

耗材灭菌:培养瓶、移液枪头等一次性耗材避免重复使用,开封后24小时内用完。

风险数据:共享离心机导致污染的概率是专用设备的5倍(Nature Methods, 2019)。

 

二、标准化操作流程(SOP):降低人为失误风险

1.细胞操作“黄金法则”

单向操作:按“冻存→复苏→传代→检测”单向流程,避免反向操作。

无接触传递:使用封口膜密封培养瓶,避免瓶口直接接触台面或手套。

分装与标记:

培养基、冻存液等分装为小份(50 mL/管),标注细胞系名称、日期、操作者。

冻存管采用双标签(管身+管帽),液氮罐内分区存放(按细胞类型/项目)。

2.关键操作节点控制

复苏环节:

液氮罐取样时佩戴护目镜,避免液氮飞溅污染其他冻存管。

37℃水浴快速解冻(≤2分钟),剩余冻存液直接丢弃,禁止回存。

传代环节:

胰酶消化后立即终止(含血清培养基),避免过度消化导致细胞碎片污染。

传代比例固定(如1:3),避免因密度差异引发竞争性生长。

检测环节:

每月进行显微镜形态学筛查(如HeLa细胞呈上皮样贴壁生长,与成纤维细胞形态差异显著)。

每3个月开展STR鉴定,低传代细胞(P10以内)优先用于关键实验。

 

三、技术验证与监测:建立预警机制

1.污染检测技术组合

技术类型

检测对象

检测周期

优势

显微镜观察

细胞形态、悬浮颗粒物

每日

快速发现细菌/真菌污染

黑光灯检测

支原体污染(产生卟啉类物质)

每周

灵敏度约80%,成本低

PCR检测

支原体、细菌、真菌DNA

每季度

特异性高,可检测低浓度污染

STR鉴定

细胞系身份

每6个月

唯一性验证,杜绝交叉污染

2.污染处理与应急预案

轻度污染(如少量细菌):

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100 μg/mL),培养3代后PCR复检。

同步复苏备用细胞,避免污染细胞继续使用。

重度污染(如真菌、支原体):

立即丢弃污染细胞,培养箱用70%异丙醇擦拭,56℃加热30分钟灭活支原体。

实验室暂停使用1周,全体人员重新培训SOP。

交叉污染(STR图谱异常):

追溯污染源(如共用过移液器/培养箱),隔离相关设备。

从早期冻存细胞重新复苏,并通过单克隆分离技术(有限稀释法)建立纯净细胞系。

 

四、人员培训与文化:强化风险意识

1.分级培训体系

新员工:

理论培训(4学时):污染案例解析、SOP要点。

实操考核:独立完成细胞复苏、传代、冻存,错误率≤5%。

资深人员:

每半年参与污染应急演练,掌握PCR检测、STR鉴定数据分析。

主导实验室污染风险评估,优化分区布局。

2.质量文化渗透

实验室规范:

禁止佩戴首饰、留长指甲,操作时禁止交谈、饮食。

设立“污染曝光台”,公示近期污染事件及整改措施。

激励机制:

连续1年无污染事故的团队,给予实验耗材预算奖励。

污染事故责任人需提交整改报告,并暂停细胞实验权限1个月。

 

五、关键工具与资源推荐

1.污染检测试剂盒

支原体检测:MycoAlert PLUS Kit(Lonza),灵敏度10 CFU/mL,2小时出结果。

STR鉴定服务:ATCC认证实验室(如Genewiz、Eurofins),10个工作日出具报告。

2.设备与耗材

防污染培养箱:ESCO CelCulture CO₂培养箱,带HEPA过滤和90℃高温灭菌功能。

单通道移液器:Eppendorf Research plus,可121℃高压灭菌,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3.管理软件

细胞库管理系统:Labguru,支持细胞系STR图谱、传代记录、污染事件追溯。

操作提醒:通过实验室LIMS系统设置检测任务提醒(如STR鉴定到期前1个月)。

4.总结与行动清单

环境管理:3日内完成细胞培养室分区改造,标注高风险区域。

操作规范:本周内修订SOP,新增“单向操作流程图”与“污染应急处理表”。

技术验证:下月采购PCR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对所有细胞系进行普查。

人员培训:下季度组织全员参与“污染防控实操大赛”,优胜者奖励STR鉴定服务。

 

通过系统性防控,可将细胞系污染风险降低至5%以下,保障科研数据的可信度与实验效率。

 

上一篇:细胞系污染会导致实验结果无法重复,如何防止 下一篇:细胞STR鉴定,常见问题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