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3 11:56:00

一、材料准备

1.实验动物:

选用未孕的清洁级SD雌性大鼠,年龄一般为2125天或1012周龄,体重约200克。

2.试剂与培养基: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用于诱导大鼠卵巢发育。

磷酸盐缓冲液(PBS):用于清洗卵巢。

双抗(青霉素和链霉素):用于防止细菌污染。

DMEM/F12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

胎牛血清(FBS):为细胞提供营养支持。

胰蛋白酶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用于消化卵巢组织,释放颗粒细胞。

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抗体:用于细胞鉴定。

3.实验器材:

解剖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箱、移液器、细胞培养板等。

 

二、原代培养步骤

1.动物处理:

对大鼠进行皮下注射PMSG,剂量一般为40~60IU/只。

注射后48小时,通过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

2.卵巢取材:

将大鼠浸入75%乙醇中浸泡消毒5~10分钟。

在无菌条件下迅速剖取卵巢,放入预冷的PBS中。

去除卵巢周围的组织及表面包膜,用含双抗的PBS多次洗涤。

3.颗粒细胞分离:

在解剖显微镜下,用注射器针头刺破卵泡,释放颗粒细胞。

将悬液通过70~200目的细胞筛网过滤,去除组织碎片。

离心收集细胞,弃去上清液。

4.细胞消化:

向细胞沉淀中加入0.25%胰蛋白酶和0.02%EDTA的混合液,重悬细胞。

在37℃、5%CO₂的培养箱中消化30~60分钟,期间可适当吹打悬液,促进细胞分散。

加入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终止消化。

5.细胞接种:

将消化后的细胞悬液再次离心,弃去上清液。

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含10%~15%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链霉素)重悬细胞。

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调整细胞密度至适宜浓度。

将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或培养板中,置于37℃、5%CO₂的培养箱中培养。

6.换液与培养:

接种后24小时进行首次换液,去除未贴壁的细胞。

此后每隔一天或半量换液一次,根据细胞生长状态调整换液频率。

 

三、细胞鉴定

1.形态学观察: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颗粒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贴壁生长后逐渐铺展成单层。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选用FSHR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颗粒细胞是卵巢内唯一表达FSHR的细胞,因此FSHR阳性染色可作为鉴定颗粒细胞的依据。

 

四、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整个实验过程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防止细菌污染。

2.细胞消化时间:胰蛋白酶消化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细胞。

3.培养基选择: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血清浓度,以支持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4.细胞密度:接种时细胞密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以保证细胞的良好生长状态。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成功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

 

上一篇:小鼠单个核细胞分离一步梯度法去除死细胞 下一篇: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