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菌种冷冻干燥保藏技术
1. 技术原理
冷冻干燥保藏法(简称冻干法)是一种将微生物菌种在低温下快速冻结,然后在真空环境中使水分升华干燥,以达到长期保藏菌种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微生物的生理活动趋于停止,从而延长其存活时间并保持其活力。
2. 操作步骤
(1)安瓿管准备:选用耐温度骤变、耐压、管壁厚度均一的中性玻璃安瓿管。先用2%的盐酸浸泡过夜,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浸泡至pH中性,干燥后贴上标签,加入脱脂棉塞,121℃高压灭菌15-20分钟备用。
(2)保护剂选择与配制:根据微生物菌种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保护剂,如脱脂乳、甘油、二甲亚砜等。保护剂的浓度和pH值需根据菌种特性调整,并进行灭菌处理。
(3)菌悬液制备:在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将微生物培养至静止期或成熟期。进行纯度检查后,与保护剂混合均匀,制备成菌悬液。菌悬液的浓度应适中,一般细胞或孢子不少于108−1010个/mL。
(4)分装与预冻:在无菌条件下,采用较长的滴管将菌悬液直接滴入安瓿管底部,每管分装量约0.1-0.2mL。然后将安瓿管置于-80℃冰箱中预冻3小时以上,使菌悬液完全冻结。
(5)冷冻干燥:将预冻后的安瓿管迅速置于已充分预冷的冷冻干燥机样品舱内,关闭放气阀,打开真空泵开始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时间一般为8-20小时,具体时间根据菌种和设备而定。干燥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冻干物的状态和真空度,确保干燥效果。
(6)真空封口:冷冻干燥完毕后,取出安瓿管置于干燥器内。然后,在距管口约5cm处用喷射火焰(如喷灯、焊枪等)将安瓿管拉细,在真空条件下用火焰对准安瓿管细颈部加热熔封。熔封后的干燥管可采用高频电火花真空测定仪检测真空度。
(7)保藏与检测:封口完全的冷冻干燥管应低温避光保藏。一般在封口后1天、7天、30天随机抽取若干只冷冻干燥管进行存活率、生产能力、形态变异、杂菌污染等检测,以确保菌种质量。
3. 适用范围
冷冻干燥保藏法适用于大多数细菌、放线菌、病毒、噬菌体、立克次体、部分丝状真菌和酵母等的中长期保藏。但不适用于藻类和原虫等微生物。
4. 优点
保藏时间长: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菌种活力高:复苏后菌种生长良好,遗传特性稳定。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微生物菌种。
5. 缺点
操作复杂:步骤较多,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
成本较高:设备和耗材成本较高。
二、微生物菌种液氮保藏技术
1. 技术原理
液氮保藏法是利用液氮(-196℃)的超低温环境来保藏微生物菌种的方法。在超低温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完全停止,从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2. 操作步骤
(1)安瓿管或冻存管准备:选用圆底硼硅玻璃制品的安瓿管或螺旋口的塑料冻存管,确保无裂纹。将冻存管或安瓿管清洗干净,121℃高压灭菌15-20分钟备用。
(2)保护剂准备:根据微生物菌种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保护剂,如甘油、二甲亚砜等。保护剂的浓度一般为10-20%。
(3)菌悬液制备:在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将微生物培养至静止期或成熟期。然后,刮取培养物斜面上的孢子或菌体,与保护剂混匀后加入冻存管内;或者接种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后,取菌悬液与保护剂混合分装于冻存管内。菌悬液的浓度应适中。
(4)预冻:将装有菌悬液的冻存管置于程序控温降温装置或分段降温装置中,控制冷冻速度以每分钟下降1℃为宜,使样品冻结到-35℃。
(5)保藏:将预冻后的冻存管置于液氮罐中保藏。液氮罐的气相中温度一般为-150℃,液相中温度为-196℃。
(6)复苏:从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管后,应立即放置在38℃-40℃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摇动,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一般约需50秒-100秒。然后,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3. 适用范围
液氮保藏法适用于各种微生物菌种的长期保藏,特别是稀有或特殊的菌种。
4. 优点
保藏效果好:菌种存活率高,遗传特性稳定。
操作简便:步骤相对简单,易于操作。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微生物菌种。
5. 缺点
设备昂贵:液氮罐和冷冻设备成本较高。
安全隐患:液氮具有低温危险,操作时需注意安全。
三、总结
微生物菌种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保藏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室的具体条件、菌种特性和保藏需求。对于需要长期保藏且对菌种活力要求较高的菌种,可以选择冷冻干燥保藏法;对于需要快速保藏且操作简便的菌种,可以选择液氮保藏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菌种保藏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