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工作
1.查看说明书:
在溶解重组细胞因子之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说明书中会提供详细的溶解步骤、推荐的溶解液、溶解浓度等关键信息。
2.离心试剂管:
重组细胞因子通常以冻干粉的形式提供,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颠簸而漂散并粘贴于管壁或管盖上。因此,在打开试剂管前,需要进行离心处理,将冻干粉收集到管底。
离心转速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验室离心机的配置进行调整。例如,使用台式小型高速离心机时,可以选择10,000-12,000 rpm离心30-60秒;若离心机转速较低(如3000-4500 rpm),则需离心5分钟左右。
二、溶解步骤
1.选择合适的溶解液:
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溶液进行溶解。不同的细胞因子可能需要不同的溶解液,如无菌水、PBS、特定的缓冲液或酸溶液等。
溶解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对细胞因子的溶解和活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务必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溶解液。
2.控制溶解浓度:
将冻干粉溶解至说明书推荐的浓度范围内。一般来说,重组细胞因子的溶解浓度在0.1-1.0 mg/ml之间。
高于或低于推荐浓度可能会影响细胞因子的活性和稳定性。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蛋白聚集,浓度过低则可能使细胞因子失活。
3.避免振荡溶解:
在溶解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涡旋振荡器进行剧烈振荡。剧烈振荡可能会破坏细胞因子的空间结构,导致活性降低。
可以使用移液器的枪头轻轻吹打几次,帮助冻干粉快速溶解。对于溶解速度较慢的细胞因子,可以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或使用水平摇床低速摇动。
三、储存与使用
1.短期保存:
溶解后的细胞因子液体可以在2-8℃(冰箱冷藏室)保存,活性一般可维持一周左右。
在此期间,每次使用时从冰箱中吸取一定量的细胞因子溶液加入到培养体系或注射入动物体内。
2.长期保存:
如果实验周期较长或溶解后的细胞因子溶液一次用不完,需要进行长期保存。
应使用含有载体蛋白(如0.1% BSA、5% HSA、10% FBS或5%海藻糖)的溶液对细胞因子溶液进行稀释,然后分装成小份,冻存于-20℃至-80℃。
载体蛋白可以封闭塑料管壁上的蛋白结合位点,防止细胞因子粘附在管壁上,从而保证其浓度和活性。
3.避免反复冻融:
反复冻融会导致细胞因子活性的降低。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四、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
在溶解和稀释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细菌污染。
2.记录信息:
在溶解和稀释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所使用的溶解液、溶解浓度、稀释倍数、储存条件等信息,以便后续实验使用。
3.检查溶解情况:
溶解后应检查细胞因子的溶解情况,确保完全溶解。若有未溶解的颗粒或沉淀,应重新溶解或咨询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