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样品起始量:
对于绝大多数类型的土壤,建议的样品起始量为2克。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底泥样品,由于实际土壤含量较低,微生物含量也不高,起始量可适当增加到5克。
如果样品加入到研磨珠套管后,发现上面有一层水,最好先离心并吸去多余的水分。
2.使用正确的酚氯仿异戊醇(PCI):
PCI是提取RNA时常用的有机试剂,用于裂解细胞并去除蛋白质。PCI的比例必须为25:24:1,pH值介于6.7-8之间,并保存在pH8.0的TE缓冲液中。
对于土壤样品,使用pH中性的苯酚更为合适。
3.优化异丙醇浓缩步骤:
在PCI裂解步骤后,加入SR3溶液,然后加入异丙醇沉淀总核酸。
对于底泥样品,由于加完SR3溶液后总体积可能较大,应增加异丙醇的使用量,以保证充分沉淀核酸。
4.注意异丙醇沉淀的环境温度:
标准操作建议在-20℃冷冻样品进行异丙醇沉淀。然而,对于盐浓度高的样品,核酸沉淀步骤最好在室温下进行,以避免冷冻样品沉淀的盐分改变核酸吸附条件。
正常的RNA沉淀表面平坦有光泽,若沉淀明显较大且表面有壳,则表明可能有盐分沉积。
5.加速阴离子交换离心柱的溶液流动:
在最后的RNA回收步骤中,使用的离心柱装有树脂,溶液利用重力通过离心柱。有时溶液通过树脂的速度很慢,可适当施加正压加速流动。
通常使用5毫升注射器针管缓缓加压,但流速不应超过1滴每秒。
6.充分摇匀SR5和SR6:
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SR5和SR6等溶液。有些含有异丙醇的溶液静置会分层,摇匀后才能确保溶液的有效成分均匀分布。
7.节省洗提时间:
在洗脱RNA时,可以直接洗脱到2毫升的收集管中,而不需要使用15毫升的收集管。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试剂,并确保离心柱垂直放置不会倾覆。
8.最后异丙醇沉淀:
从离心管中洗脱下来后,加入异丙醇进行最终沉淀。这一步必须在-20℃孵育,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如果提取工作无法继续完成,可以在此步暂停过夜。样品在-20℃冷冻时,RNA能够稳定保存。
9.离心分离RNA:
离心异丙醇以分离RNA。正常的RNA沉淀应小而呈玻璃光泽。离心时,所有的收集管要朝向一致,以便于倒出异丙醇时迅速辨认RNA沉淀。
晾干RNA沉淀的步骤需要快速完成,通常可以在超净台中把收集管倒置在吸水纸上。
10.重悬RNA:
根据逆转录对体积的要求,用适量的水重悬RNA沉淀。
如果样品土壤微生物非常丰富,可以使用50-100微升水重悬(通常最终浓度为100-200纳克/微升)。对于底泥或干燥土壤等微生物含量低的样品,为了提高最终RNA浓度,可以使用25微升水重悬。
此外,用SR6溶液洗脱RNA后,离心柱滤膜上可能还留有DNA。可以使用含有高浓度盐的溶液将基因组DNA洗脱下来。由于整个核酸提取过程动作相对温和,因此可以获得更大分子量的DNA。这也是阴离子交换离心柱的又一优势,即可以从同一个样品中先后提取到RNA和DNA。
额外提示:
1.RNA稳定性和土样保存:采样后,可以使用专门的土壤RNA保护溶液(如LifeGuard Soil Preservation Solution)对土壤RNA进行保护,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微生物结构稳定不变。
2.避免使用不兼容的保存剂:RNALater等保存剂并不兼容土壤样品,可能会释放更多的腐植酸,粘附在RNA上难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