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酵解试验
原理: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的能利用糖类产酸,有的还能产生气体。
应用:常用于鉴别肠道杆菌等微生物,通过检测细菌对各种糖、醇和糖苷等的发酵能力,从而进行细菌的鉴别。
方法:以无菌操作,将纯培养物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或半固体培养基中,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产酸)和小倒管中是否有气泡(产气)。
2. 淀粉水解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水解后的淀粉遇碘不再变蓝色。
应用:用于检测细菌是否具有分解淀粉的能力,是鉴别细菌种类的方法之一。
方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上,培养后滴加碘试剂,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3. V-P试验(伏-普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
应用:用于鉴别肠道杆菌等微生物。
方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培养后滴加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4. 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
原理:肠杆菌科各菌属能发酵葡萄糖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酸性产物,使培养基pH值下降,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应用:用于鉴别肠杆菌科细菌。
方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通用培养基中,培养后取培养液加甲基红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5. 靛基质试验(Indole Test)
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红色化合物)。
应用:用于鉴别肠道杆菌等微生物。
方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试验培养基中,培养后取培养液加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6. 硝酸盐还原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具有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氨或氮气等,亚硝酸盐的存在可用硝酸试剂检验。
应用:用于鉴别多种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等。
方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含有硝酸盐的培养基中,培养后加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7. 明胶液化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具有明胶酶(亦称类蛋白水解酶),能将明胶先水解为多肽,再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使明胶失去凝胶性质而液化。
应用:用于鉴别多种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等。
方法:将纯培养物穿刺接种于明胶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明胶是否液化。
8. 尿素酶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指示剂呈粉红色。
应用:用于鉴别幽门螺杆菌等能产生尿素酶的细菌。
方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含有尿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9. 氧化酶试验
原理: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能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
应用:用于鉴别假单胞菌等能产生氧化酶的细菌。
方法:将待测菌涂在滤纸上,滴加氧化酶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10. 硫化氢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应用:用于鉴别多种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沙门氏菌等。
方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含有含硫化合物的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是否有黑色沉淀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