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29 13:10:00

一、横向切片

1.原因:横向切片质量与石蜡切片时的温度密切相关。石蜡在较高温度下可能会显得软弱,容易产生皱褶。可以尝试对比在常温和冷冻状态下切片糯米滋,体验两者之间的不同。

2.解决方案:建议在切片前进行预冷处理,将样本置于-20°C环境中半小时,可改善切片质量。

3.其他:横向皱纹并不会严重影响结果,若展片后形态良好,则这类切片仍可使用。展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样本形态,结果将更加清晰。

二、纵向裂痕

1.原因:

刀片局部磨损、缺口或有蜡粒粘在刀片局部。

切片时蜡块温度过低。

2.解决方案:

通过移动刀片,观察后续裂痕的出现位置,以判断是否是刀片局部存在问题。若是,应避开该区域或更换刀片。

提高预冷温度,例如将-20°C调整为4°C,或者不进行预冷处理。要及时调整蜡块的温度以确保切片质量。

三、样本破裂

1.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脱水和透明化步骤中的不到位或过度处理。

有时破裂问题与样本的特性有关,尤其是涉及到一些人造材料时。

2.解决方案:

关于脱水

要确保脱水的最后一步中乙醇不含水分,并且处理时间适当。

若在第一次透明化(使用二甲苯)后发现样本中出现了白色云絮状物质,应检查样本是否透明到足以看到另一侧包埋盒的空隙。如果最后一步无水乙醇处理不到位,请再次进行无水乙醇处理。

如果样本需要在乙醇中过夜,请存放在冰箱中,否则可能导致过度脱水。

3.二甲苯后的观察(2mm厚皮肤)

① 理想状态:显微镜下显示透明度良好,能够清晰地透过组织看到背后的条纹状孔道结构。

② 凑合使用:样本中心存在微小不透光区域,但整体外围透光效果较好。

③ 脱水过程失败:此时需要重新进行亚硝乙醇去水处理,样本呈现白色云状絮块,整体不透光现象明显。重新进行去水处理以确保样本状态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4.关于样本特性

建议在制备样本时增加预冷环节,例如将温度从-20℃调整为4℃,或者可以考虑不进行预冷处理。

切片时要注意样本的方向,最好让刀片的运动方向与样本内部组织和纤维的走向保持一致,避免刀片切断或穿过组织中的纤维。

在浸水处理中,可以考虑将样本浸泡在冰水中过夜,尤其对于大样本效果更佳。    
有些时候,可以通过边切片边向蜡块“哈气”解决,这可能是第①点(升温)和第③点(湿润蜡块)的综合作用。

 

四、切不成带

1.原因:

切片时蜡块温度过低

和石蜡本身特性有关

2.解决方案:

提高预冷温度,例如将预冷温度从-20℃提高到4℃,或者干脆取消预冷步骤。

如下图修整蜡块在切片前修整蜡块,使刀片能够正确接触到断口,这有助于提高切片相连处的粘连性。

五 、注意事项

在处理蜡块时务必确保采用一致的处理方式,以确保切片的厚度基本一致。任何不一致可能会影响后续染色深度。

切片时,应该以较慢和均匀的速度摇转柄。尽管有时快速猛转可能有作用,但不应将其作为常规操作手法。

石蜡具有不同的熔点和温度范围,因此其特性也各不相同。在特定温度下,一种蜡块可能合适,而另一种则可能不适用。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

 

上一篇:科研干货|qPCR干粉引物溶解稀释和保存! 下一篇:一篇搞懂细胞复苏、换液、传代、冻存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