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免疫球蛋白M(IgM)酶联免疫说明书主要介绍了该试剂盒的用途、检测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大鼠免疫球蛋白M(IgM)酶联免疫说明书示例:
一、产品概述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仅供体外研究使用,不用于临床诊断。
二、检测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或竞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样本中大鼠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具体原理为:
1.双抗体夹心法:用纯化的大鼠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免疫球蛋白M(IgM),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呈正相关。
2.竞争法:往预先包被有大鼠免疫球蛋白M(IgM)抗原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样本、标准品、Biotin标记的抗体、HRP酶结合物。中间经过温育和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HRP)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大鼠免疫球蛋白M(IgM)呈负相关。
三、检测范围
不同品牌的试剂盒检测范围可能有所不同,例如96T的试剂盒检测范围可能为0.3μg/ml18μg/ml或0.15610μg/mL。具体检测范围请参考所购试剂盒的说明书。
四、操作步骤
以下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介绍操作步骤:
1.标本采集与处理:采集大鼠的血清或血浆样本,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提取和处理。
2.标准品稀释:按照说明书要求稀释标准品。
3.加样:分别设置空白孔、标准孔和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准确加样。
4.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一定时间(如30分钟)。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后弃去,如此重复多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空白孔除外)。
7.再次温育和洗涤:操作同上述温育和洗涤步骤。
8.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再加入显色剂B,轻轻震荡混匀后37℃避光显色一定时间(如15分钟)。
9.终止:每孔加终止液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0.测定:以空白空调零,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各孔的吸光度(OD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鼠免疫球蛋白M(IgM)的浓度。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温育以保证准确结果。
2.洗板不正确可能导致不准确的结果。在加入底物前确保尽量吸干孔内液体。温育过程中不要让微孔干燥掉。
3.避免试剂和标本的交叉污染以免造成错误结果。
4.在储存和温育时避免强光直接照射。
5.不能使用过期产品,不同货号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6.如果可能传播疾病,所有的样品都应管理好,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样品和检测装置。
六、保存与有效期
试剂盒应保存在2~8℃的环境中,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不同品牌的试剂盒保存条件和有效期可能有所不同,请参考所购试剂盒的说明书。
七、其他信息
1.试剂盒组成:一般包括预包被的酶标板、标准品、通用稀释液、浓缩Biotin-抗体、浓缩酶结合物、洗涤液、底物(TMB)、终止液、封板膜和说明书等。
2.自备试验器材:包括酶标仪(450nm)、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37℃恒温箱、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请参考所购试剂盒的说明书。在使用过程中如有疑问或需要技术支持,请联系试剂盒生产厂家或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