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3 12:07:00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抗体的检测。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对影响ELISA试验效果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试剂及样品问题

1.试剂污染

原因分析:试剂被污染,或者加样时操作不当导致溶液溅洒到相邻孔,可能会出现交叉污染。

解决办法:更换新的试剂,并小心操作以避免污染。

2.样品污染

原因分析:样品在采集、处理或保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如细菌污染、溶血等。

解决办法:确保样品采集及分离中尽量无菌操作,溶血样品应避免使用,抗凝不完全的血浆标本建议尽量不用。样品如需保存作多次检测,应适当分装后冻存,避免反复冻融。

 

二、操作问题

1.加样量不准确

原因分析:加样量不一致,或移液操作不规范导致误差。

解决办法:使用同一移液枪确保加样量准确,加样前充分混匀样品,避免剧烈振荡。加样时,避免液体溅出,如有样本溅出,应用吸水纸轻轻拭干,并做相应记录。

2.洗涤不彻底

原因分析:洗涤不充分,导致反应孔中有酶残留。

解决办法:洗板前要将抗体溶液倒干净,然后加入足够的清洗液,确保充分洗涤。手工洗板时,拍板要垂直,避免交叉污染,用力不能过猛致使液体返溅。使用机器洗板时,应经常检查冲洗头是否畅通。为了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实验室可采用机器与人工洗涤相结合的方法。

3.抗体量不当

原因分析:抗体量过多或过少,导致非特异性结合或反应不充分。

解决办法:根据说明书的推荐量使用抗体,并稀释到适当的浓度。如果加入抗体量不合适,可调整抗体的最适用量。

 

三、孵育问题

1.孵育时间不足

原因分析:孵育时间过短,导致待测样品与检测抗体未能充分结合。

解决办法:适当延长抗体或抗原的孵育时间,确保充分反应。

2.孵育温度过高或过低

原因分析:孵育温度不适合,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解决办法:应保证抗体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孵育,一般37℃孵育1小时。注意培养箱温度是否正确、恒定。

 

四、底物及显色问题

1.底物溶液污染

原因分析:底物溶液被污染,导致显色异常。

解决办法:使用澄清透明的底物溶液,如出现黄色或其他颜色,表明受到污染,应更换新的底物溶液。

2.底物浓度过高

原因分析:底物浓度过高,导致显色过深。

解决办法:适当稀释底物溶液。

3.显色反应时间过长

原因分析:显色时间过长,导致非特异性显色。

解决办法:当酶标板显色足够进行吸光度读数时,立即使用终止液终止反应,适当缩短显色时间。

 

五、仪器及读数问题

1.酶标仪使用不当

原因分析:酶标仪使用前未预热,或波长设置不正确。

解决办法:酶标仪使用前务必预热10~15分钟,使结果更稳定。根据说明书要求在规定波长条件下使用酶标仪进行结果读取。有些说明书规定双波长测定,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指纹、杂质及不透光的物质对酶标仪读数带来的误差,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2.读板时机不当

原因分析:加终止液后等待时间过长再读板,导致结果不准确。

解决办法:加终止液后10分钟内测定结果。

 

综上所述,影响ELISA试验效果的因素众多,但只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就能有效地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研人员应不断积累经验,优化试验条件和方法,以获得更好的试验结果。

 

上一篇:大鼠免疫球蛋白M(IgM)酶联免疫说明书 下一篇:什么是CTLs和NK细胞分泌释放的颗粒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