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24 15:35:00

一、液相筛选原理

液相筛选是先将抗原与生物素相连,再将其固定在包被有链亲和素的顺磁珠上,然后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或者将生物素化的抗原在液相中先与噬菌体抗体库相互作用,然后加入偶联有链亲和素的磁珠,富集能与抗原结合的噬菌体抗体。根据抗原抗体结合的动力学原理,生物素化抗原与抗体库中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结合充分并达到饱和后,用数十至数百倍的未生物素化的游离抗原将亲和力较低的抗体解离下来,从而获得高亲和力的克隆。

 

二、筛选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1.缓冲液选择:

需考虑目标物稳定性与微环境应用情况,使用无关蛋白质、非离子剂除垢剂和生理盐浓度有利于降低背景。

某些靶标可能需要添加二价阳离子或其他辅助因子,蛋白质辅助因子可与靶标共同固定或添加到分选缓冲液中。

2.选择性压力控制

通过调节目标分子浓度、结合时间和洗涤强度建立筛选梯度。

可采用变性剂(酸、尿素、胍)、有机溶剂、提高温度或增加竞争配体浓度等技术手段增强选择压力。

3.首轮筛选策略:

使用多孔后涂层靶标或大量可溶性靶标确保捕获阳性克隆,维持文库多样性。

需同步去除非特异性克隆,避免后续筛选干扰。

4.非特异性结合抑制:

针对抗原标签、融合蛋白和载体材料等共轭物,采用负筛选策略限制非目标抗体富集。

示例操作:将文库与链霉亲和素磁珠和生物素化非目标蛋白质预结合,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物比例。

5.复杂抗原处理:

对全细胞或不纯蛋白质等未知/复杂靶标,实施严格负向筛选。

操作流程:噬菌体展示文库先与非目标抗原重组蛋白孵育,未结合噬菌体再转移至目标抗原筛选。

 

三、液相筛选的优势

1.灵活性:可根据抗体库的库容、抗原相对分子质量及纯度等情况对筛选体系进行灵活调整。

2.亲和力预判: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先确定所期望抗体的亲和力。

3.高效筛选:能够选择性地筛选到不同亲和力的噬菌体抗体,解离率筛选更为高效、快速和可重复。

 

四、实验优化方向

1.解离过程优化:

最后一轮筛选逐步提高解离液pH值。

用靶蛋白溶液作为解离液竞争解离噬菌体抗体。

采用交替解离法提升特异性抗体富集效率。

2.多方法联用:

结合固相和液相筛选的轮换淘洗法,避免非特异性吸附。

通过组合筛选策略提升目标抗体分离纯度。

 

上一篇:常规转录组测序小样本量研究思路 下一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原理及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