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24 13:39:00

一、兔多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Ab)是由多种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混合物,可识别抗原的多个表位。兔因其免疫系统高效、血清产量高、抗体亲和力强,常被用于多克隆抗体制备。以下是详细流程:

1.抗原设计与准备

抗原选择:根据目标蛋白或分子选择合适的抗原,如重组蛋白、多肽片段、天然蛋白或化学修饰的小分子。

抗原纯化:确保抗原纯度≥90%,避免杂质干扰免疫反应。

抗原偶联(如需):若抗原为小分子,需与载体蛋白(如KLH、BSA)偶联,增强免疫原性。

2.免疫方案

免疫剂量:首次免疫剂量通常为100-500 μg抗原/只兔,后续加强免疫剂量可适当减少。

佐剂选择:常用弗氏完全佐剂(初次免疫)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强免疫),以增强免疫反应。

免疫途径:背部皮下多点注射或肌肉注射,确保抗原均匀分布。

免疫周期:初次免疫后,每2-3周加强免疫一次,共3-4次,末次免疫后7-10天采血。

3.血清采集与处理

采血方式:通过耳缘静脉或心脏穿刺采集血液,离心分离血清。

血清保存:短期保存于4°C,长期保存于-20°C或-80°C,避免反复冻融。

4.抗体纯化(可选)

蛋白A/G亲和层析:利用抗体Fc段与蛋白A/G的结合特性,纯化IgG抗体。

抗原亲和层析:通过特异性抗原固定在层析柱上,纯化高特异性抗体。

硫酸铵沉淀:通过盐析法初步纯化抗体,但纯度较低。

5.抗体鉴定

效价测定:通过ELISA或Western blot检测抗体滴度,通常效价≥1:10,000为合格。

特异性验证: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检测抗体对目标抗原的特异性。

亲和力测定: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或ELISA测定抗体亲和力。

 

二、兔多克隆抗体的应用

兔多克隆抗体因其高亲和力、多表位识别和低成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

1.免疫检测

Western blot:用于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分子量。

ELISA:用于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适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

免疫组化(IHC):用于组织切片中目标蛋白的定位和表达分析。

免疫荧光(IF):用于细胞或组织中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2.疾病诊断

传染病检测:用于检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

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检测肿瘤相关抗原,辅助癌症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用于检测自身抗体,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3.基础研究

蛋白质功能研究: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和功能。

细胞信号传导:用于检测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研究其激活和调控机制。

表观遗传学研究:用于检测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标记。

4.药物开发

药物靶点验证:用于验证药物靶点的表达和功能。

药物筛选:用于高通量筛选小分子药物或抗体药物。

药效评价:用于评估药物对目标蛋白的抑制或激活效果。

5.农业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检测: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检测: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转基因检测:用于检测转基因作物中的外源基因表达。

 

三、兔多克隆抗体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局限性

高亲和力,识别多个表位

特异性可能低于单克隆抗体

制备周期短(约2-3个月)

批次间差异较大

血清产量高,成本低

可能产生非特异性结合

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长期保存可能影响活性

 

四、总结

兔多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种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场景。其高亲和力和多表位识别特性使其在免疫检测、疾病诊断和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其批次间差异和可能的非特异性结合也需在应用中加以注意。通过优化抗原设计、免疫方案和抗体纯化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兔多克隆抗体的质量和特异性。

 

上一篇:表面重塑抗体技术介绍 下一篇:嵌合抗体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