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蛋白纯化
蛋白纯化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蛋白的核酸序列导入宿主细胞,从而实现大规模表达目标蛋白。随后,通过一系列精密的分离和浓缩步骤,可以将目标蛋白有效地从复杂的生物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一、蛋白纯化方法
① 盐析或等电点沉淀:通过调节盐浓度或 pH 值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实现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② 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与载体上的离子交换作用不同而实现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
③凝胶过滤层析: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形状差异,在凝胶柱中进行层析,使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离开来。
④ 亲和层析:利用蛋白质与特定亲和配体(例如亲和树脂或标签化小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对目标蛋白的高效分离。这种方法常用于特异性纯化目标蛋白。
1.盐析或等电点沉淀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盐浓度、pH值密切相关。当溶液中盐浓度增加时,水分子与盐结合,减少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从而导致蛋白质聚集和沉淀。等电点沉淀则利用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低的特点,促使蛋白质沉淀。
2.离子交换层析
由于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表面电荷,因此它们可以在特定pH下与离子交换树脂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带负电的蛋白质会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结合,而带正电的蛋白质会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结合。通过逐渐调整洗脱缓冲液的条件,可以逐步释放不同电荷的蛋白质,实现有效分离。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3.凝胶过滤层析
凝胶过滤层析是利用多孔性介质实现不同分子大小蛋白质的分离。该方法依靠分子筛效应,大分子蛋白无法通过介质的小孔,从而迅速通过层析柱,而小分子则会滞留在小孔中,使其洗脱速度延迟。
4.亲和层析
方法建立在蛋白质与特定配体高度特异性结合的基础上。目标蛋白与固定在层析介质上的配体结合,而其他蛋白质会直接流出。通过调整洗脱条件,如pH值或竞争配体,可以实现目标蛋白的释放和收集。此过程具有高度选择性,有助于在混合物中有效地纯化目标蛋白。
二、蛋白纯化步骤
下面以镍填料亲和力柱亲和层析的方法具体讲述一下蛋白纯化的步骤: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带有多组氨基酸标签的目标蛋白与固定在层析介质上的镍离子(通常为Ni2+)形成稳定的配位键的原理。这种特异性相互作用使得目标蛋白能够与镍离子填料结合,并在适当的洗脱条件下被有效地释放出来。这个步骤是确保蛋白质纯度和提高纯净度的关键步骤。
1.样品制备
首先,需要将包含目标His-tag重组蛋白的细胞进行裂解,并通过超声破碎去除细胞碎片。随后,将蛋白质样品装载到已经平衡的镍亲和柱中。在样品通过柱子的过程中,His-tag蛋白会与镍离子结合,而其他大部分蛋白则会直接流出,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的可能性。
2.洗涤非特异性结合蛋白
为了消除未结合或弱结合的杂质蛋白,使用低浓度咪唑(10-30mM)的洗涤缓冲液进行清洗,从而保留与镍有较强结合力的目标蛋白。
3.洗脱目标蛋白
利用高浓度咪唑(100-500mM)来洗脱目标蛋白。由于咪唑与His-tag上的组氨酸残基具有相似性,因此它能够与镍离子竞争结合,从而实现目标蛋白的有效洗脱。
4.再生与保存
通过使用螯合剂(如EDTA)去除镍离子,然后再重新添加镍盐溶液(如NiSO4)进行柱子再生,以便在下一次使用时能够高效纯化目标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