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重染色类型
通常会根据与抗原直接结合的抗体(一般称为一抗)是否带有荧光标记物来将实验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类型。
1.直接法
直接法使用荧光标记物标记的一抗,直接与抗原反应。该方法的优点是特异性强,实验操作简便快速;然而缺点是需要较大量的抗体,且灵敏度较低。
2.间接法
间接法首先使用未标记的一抗与抗原样本进行反应,然后将用于结合一抗的荧光标记物标记的二抗进行孵育,形成抗原-一抗-二抗复合物。该方法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节省抗体使用量;然而缺点是存在非特异性染色的可能性。
3.染色
染色:在进行染色实验时,首先需要将两种一抗稀释成适当的工作液浓度。然后,在4°C条件下过夜孵育或将一抗滴加到玻片上,在湿盒中室温孵育30分钟。对于间接法,一抗去除后还需要混合二抗工作液,在室温下避光孵育1小时(直接法则省略此步骤)。这一过程将有助于揭示样本中的多种生物标志物或结构,为实验结果的解读提供更多线索。
二.注意事项
1.每次实验都应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荧光标记物对照。
2.在进行直接法双重染色时,要求一抗的荧光标记物的激发波段不同;而在间接法双重染色中,要求一抗来自不同种属,并且二抗携带的荧光标记物的激发波段也不同。
3.在进行双染前,应对每个抗体进行单独染色,以确定适当的染色条件和抗体定位。
4.确保在组织切片或细胞爬片的整个过程中保持湿润。
5.抗体孵育后,用PBS或其他洗涤液充分洗净组织切片,去除多余的抗体。
6.针对背景较高的组织样本,在进行组织封闭后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常用荧光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