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9 15:15:00

一、细胞系的建立要点及基本过程

1. 定义与特点

细胞系:指从原代培养物中首次传代成功的细胞群体,能够连续传代培养。细胞系可以是有限细胞系(传代次数有限)或无限细胞系(能够无限传代)。

2. 建立要点

组织来源:选择合适的组织来源,确保细胞来源可靠、无污染。

原代培养:将组织样本进行消化、分散,获得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当原代培养的细胞生长至一定密度时,进行传代培养。传代过程中需注意细胞的消化、分散和接种密度。

细胞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方法,对细胞系进行鉴定,确保其来源和特性。

3. 基本过程

组织采集与处理:获取组织样本,进行清洗、消毒、剪碎等处理。

细胞分离与培养:使用消化酶(如胰蛋白酶)将组织消化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传代与扩增:待细胞生长至一定密度后,进行传代培养,逐步扩增细胞数量。

细胞系鉴定与保存:对细胞系进行鉴定,确认其来源和特性后,进行冻存保存。

 

二、细胞株的建立要点及基本过程

1. 定义与特点

细胞株:指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体。细胞株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2. 建立要点

选择与克隆:从细胞系中筛选出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通过克隆形成法获得单细胞克隆。

单克隆培养:对单细胞克隆进行扩增培养,获得遗传背景一致的细胞群体。

鉴定与验证:对细胞株进行鉴定,确认其特定性质或标志,并通过多次传代验证其稳定性。

3. 基本过程

细胞系准备:选择合适的细胞系作为细胞株建立的来源。

单细胞分离:使用有限稀释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从细胞系中分离出单细胞。

克隆培养:将单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进行克隆培养。待克隆形成后,进行扩增培养。

细胞株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分析、特异性标志检测等方法,对细胞株进行鉴定。

细胞株保存与应用:对鉴定合格的细胞株进行冻存保存,并根据需要应用于相关研究。

 

三、细胞系与细胞株建立中的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在整个建立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细胞污染。

2.培养条件优化:根据细胞类型和特性,优化培养基成分、温度、CO₂浓度等培养条件,确保细胞良好生长。

3.细胞鉴定与质量控制:对建立的细胞系和细胞株进行严格鉴定和质量控制,确保其来源可靠、特性稳定。

4.伦理与法规遵守:在涉及人源细胞或组织时,需遵守相关伦理和法规要求,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上一篇:荧光假单胞菌等多菌种的检验技术 下一篇:利用代谢流揭示TANGO6调控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