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细胞凋亡时,基因组DNA会断裂,暴露出3'-OH基团。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将脱氧核糖核苷酸衍生物地高辛[(digoxigenin)-11-dUTP]掺入到凋亡细胞双链或单链DNA的3'-OH末端,与dATP形成异多聚体。然后,这些标记物可以与连接了报告酶(如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的抗地高辛抗体结合。在适合的底物存在下,过氧化物酶会产生很强的颜色反应,特异准确地定位出正在凋亡的细胞,从而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二、试剂与材料
进行过氧化物酶标记测定细胞凋亡实验时,需要准备以下试剂和材料:
1.磷酸缓冲液PBS(pH7.4):用于洗涤细胞和组织切片。
2.蛋白酶K:用于去除组织蛋白,暴露DNA的3'-OH末端。
3.含2%过氧化氢的PBS缓冲液:用于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防止非特异性染色。
4.TdT酶缓冲液:用于配制TdT酶反应液。
5.TdT酶反应液:含有TdT酶和底物dUTP,用于催化dUTP掺入到DNA的3'-OH末端。
6.洗涤与终止反应缓冲液:用于洗涤细胞和组织切片,终止反应。
7.二氨基联苯(DAB)溶液:作为过氧化物酶的底物,用于显色反应。
8.甲基绿:用于复染细胞核,便于观察。
9.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用于检测掺入到DNA中的地高辛标记物。
此外,还需要准备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冰冻切片或培养的细胞等样品。
三、实验步骤
以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为例,实验步骤如下:
1.切片预处理:
将组织切片置于染色缸中,用二甲苯洗两次,每次5分钟。
用无水乙醇洗两次,每次3分钟。
用95%和75%乙醇各洗一次,每次3分钟。
用PBS洗5分钟,加入蛋白酶K溶液(如20μg/ml),于室温水解15分钟,去除组织蛋白。
用蒸馏水洗4次,每次2分钟。
2.TdT酶反应:
在色缸中加入含2%过氧化氢的PBS,于室温反应5分钟。用PBS洗两次,每次5分钟。
用滤纸小心吸去载玻片上组织周围的多余液体,立即在切片上加2滴TdT酶缓冲液,置室温1~5分钟。
用滤纸小心吸去切片周围的多余液体,立即在切片上滴加TdT酶反应液,置湿盒中于37℃反应1小时(阴性染色对照加不含TdT酶的反应液)。
3.显色与复染:
将切片置于染色缸中,加入已预热到37℃的洗涤与终止反应缓冲液,于37℃保温30分钟,每10分钟将载玻片轻轻提起和放下一次,使液体轻微搅动。
用PBS洗3次,每次5分钟。
直接在切片上滴加两滴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于湿盒中室温反应30分钟。
用PBS洗4次,每次5分钟。
在组织切片上直接滴加新鲜配制的DAB溶液,室温显色3~6分钟。
用蒸馏水洗4次,前3次每次1分钟,最后1次5分钟。
用甲基绿进行复染10分钟。用蒸馏水洗3次,前两次将载玻片提起放下10次,最后1次静置30秒。
4.脱水、封片与观察:
依同样方法再用100%正丁醇洗三次。
用二甲苯脱水3次,每次2分钟。
封片、干燥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注意事项
1.设立对照:实验过程中应设立阳性和阴性细胞对照。阳性对照的切片可使用DNaseI部分降解的标本,阳性细胞对照可使用地塞米松等凋亡诱导剂处理后的细胞。阴性对照不加TdT酶,其余步骤与实验组相同。
2.操作规范:整个操作过程应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污染。
3.条件优化:根据具体实验条件和细胞类型,可能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如调整蛋白酶K的浓度和孵育时间、TdT酶反应液的组成和反应时间等。
五、应用范围
过氧化物酶标记测定细胞凋亡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用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冰冻组织切片和培养的细胞等多种样品。在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已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