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5 9:36:00

抗生素筛选预实验

抗生素预实验目的是确定抗生素的最佳浓度,同时确定抗生素对所选细胞的最低作用浓度,以便用于病毒感染后通过合适的抗生素浓度进行稳定株构建。

 

实验步骤(以 Puromycin 筛选为例)

1、细胞培养:取待测培养且状态良好的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按等量接种入 96 孔培养板中,待细胞生长至70~80%汇合度左右开始加药。

2、加入 Puromycin 药物进行空细胞致死最低浓度筛选,浓度范围一般设置为:1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 等。

*以上为终浓度,具体浓度设计可参考文献中相关细胞常用浓度并设置梯度,一般设置7~8 个浓度点,并做2~3 复孔

3、药物处理 72h 后细胞全部死亡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后续 Puromycin 抗性细胞的筛选浓度(全致死浓度),可通过不同浓度加药细胞拍摄图片分析,或酶标仪检测 CCK8 数据分析,建立死亡曲线,确定最佳筛选浓度。

 

常见抗生素类型及浓度范围推荐

嘌呤霉素盐酸盐Puro(首选)

使用浓度 1~10μg/mL作用时间 72 小时

杀稻瘟菌素S Blasticidin S(次选)

使用浓度 5~50μg/mL作用时间 72 小时

遗传霉素G418

使用浓度 100μg/mL~1mg/mL作用时间 10~14 天

潮霉素B Hygromycin B     使用浓度 50-500 μg/mL作用时间 7-10 天

 

抗生素筛选建立稳转株

带有不同抗性的慢病毒在成功感染细胞后,能使细胞在含有一定浓度对应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存活,而未感染上慢病毒的细胞则无法存活。因此在抗性筛选压力下,可成功筛选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株。

如:带有 Puromycin 抗性的慢病毒感染 48~72 小时后(70~80%汇合度),将细胞继续培养于含适当浓度 Puromycin 的培养液中,每 3~4 天更换一次含抗生素的培养液,直至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细胞被抗生素杀光,而感染病毒组再无细胞出现死亡(如病毒载体带有荧光标记,荧光效率需达到 100%)后,进行混合克隆及单克隆稳定株筛选。

注:筛选浓度即为抗生素预实验确定该细胞的全致死浓度,筛选时可设置未感染病毒的野生型细胞作为对照,加入等量浓度抗生素。

 

 

上一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常见问题分析 下一篇:为什么WB实验电泳转膜液中要加「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