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5 9:03:00

WB(Western Blot,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中,总蛋白抽提是关键步骤,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电泳、转膜及抗体杂交的效果。

以下是总蛋白抽提的详细流程、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一、总蛋白抽提流程

1. 样本准备

细胞样本:

贴壁细胞:用PBS清洗2-3次,吸尽残留液体,加入适量裂解液(如RIPA裂解液),用细胞刮刀刮下细胞,转移至离心管。

悬浮细胞:直接离心收集细胞,PBS清洗后加入裂解液,涡旋振荡或超声破碎。

组织样本:

新鲜组织:剪取适量组织(如50-100 mg),用PBS清洗去除血液,剪碎后加入裂解液,用匀浆器或超声破碎仪裂解。

冷冻组织:从-80℃取出后迅速称重,按比例加入裂解液,冰上匀浆。

2. 裂解液选择

RIPA裂解液(常用):

成分:含NP-40、脱氧胆酸钠、SDS等,可裂解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释放总蛋白。

补充:需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Cocktail)和磷酸酶抑制剂(如NaF、β-甘油磷酸钠),防止蛋白降解。

其他裂解液:

NP-40裂解液:温和裂解,适用于膜蛋白提取。

Urea裂解液:含8 M尿素,用于难溶蛋白提取。

SDS裂解液:强变性条件,适用于膜蛋白或高疏水性蛋白。

3. 裂解条件

冰上操作:全程保持低温(4℃),防止蛋白降解。

裂解时间:

细胞:裂解液加入后冰上放置10-30分钟,期间每隔5分钟涡旋振荡或超声破碎(功率20-30%,每次3-5秒,间隔10秒)。

组织:匀浆后冰上放置30-60分钟,每隔10分钟涡旋振荡。

超声破碎:适用于高黏度样本(如组织匀浆液),可进一步破碎细胞核和细胞器,释放更多蛋白。

4. 离心去杂质

条件:12,000-14,000 ×g,4℃,离心10-15分钟。

目的:去除细胞碎片、核酸及未裂解细胞,收集上清(含总蛋白)。

注意事项:

避免吸到沉淀(可能含基因组DNA或细胞碎片)。

若上清黏稠,可延长离心时间或增加裂解液体积。

5. 蛋白定量

方法:BCA法或Bradford法。

BCA法:灵敏度高,受去垢剂(如SDS)影响小,适用于RIPA裂解液提取的蛋白。

Bradford法:快速,但受去垢剂干扰较大,需根据裂解液成分选择。

标准曲线:使用BSA作为标准品,绘制浓度-吸光度曲线,计算样本蛋白浓度。

稀释:根据定量结果,用裂解液或PBS将样本稀释至统一浓度(如2-5 μg/μL)。

6. 蛋白保存

短期:4℃保存(1-2天)。

长期:-80℃分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每次使用前分装所需体积)。

变性处理:若需立即使用,可加入5×SDS-PAGE上样缓冲液,95-100℃加热5-10分钟使蛋白变性。

 

二、注意事项

1.防止蛋白降解:

裂解液中必须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需现用现加,终浓度1 mM)。

操作全程在冰上进行,减少蛋白酶活性。

2.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无RNase/DNase的枪头和离心管。

不同样本间更换枪头,避免交叉污染。

3.裂解液体积:

细胞:按每10⁶细胞加入100-200 μL裂解液。

组织:按每50 mg组织加入500-1000 μL裂解液。

4.超声破碎参数:

功率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蛋白断裂,需优化条件(如20%功率,3秒×3次)。

5.内参选择:

抽提总蛋白时需保留部分样本用于内参检测(如β-actin、GAPDH),确保上样量一致。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蛋白浓度低:

原因:裂解不充分、离心时吸到沉淀、样本量过少。

解决:增加裂解时间或超声破碎次数,重新离心并避免吸到沉淀。

2.蛋白降解:

原因:裂解液中未加抑制剂、操作温度过高、样本保存不当。

解决:补充蛋白酶抑制剂,全程冰上操作,-80℃分装保存。

3.样本黏稠:

原因:基因组DNA释放或裂解液中SDS含量过高。

解决:增加裂解液体积,或加入DNase I(10 U/mL)消化DNA,37℃孵育10分钟后终止反应。

4.蛋白聚集:

原因:反复冻融或加热变性时温度过高。

解决:避免反复冻融,加热时控制温度(95℃而非沸水浴)。

 

四、优化建议

1.预实验:首次抽提时,可设置不同裂解时间、超声条件或裂解液体积,通过WB检测目标蛋白表达量优化条件。

2.内参验证:抽提后立即取部分样本进行内参(如β-actin)检测,确保蛋白完整性。

3.裂解液配方调整:根据目标蛋白特性调整裂解液成分(如增加SDS浓度提取膜蛋白)。

 

通过规范操作和细节控制,可获得高质量的总蛋白样本,为后续WB实验提供可靠基础。

 

上一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实验心得 下一篇:实验技术:细胞培养基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