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次的质粒构建中,有两个单克隆都链接成功,那么是否可以将同一质粒的两个不同克隆,混在一起进行扩增呢?
答案是:不能!
在质粒构建过程中,挑选单克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质粒转化到细菌细胞后,质粒会在细胞中复制扩增。然而,扩增过程并不总是完美无缺,可能会产生一些突变或重组。
挑选单克隆可以确保获得的质粒来自于同一个起始质粒,减少了混杂基因型的风险,从而确保了基因序列的准确性。如果不挑单克隆,可能会出现多个质粒的混合情况,大大增加了我们质粒的突变风险!。
单克隆培养意味着所有细菌细胞都携带相同的质粒,这样可以确保后续的实验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进行。
特别是在进行蛋白表达实验时,质粒的拷贝数和基因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实验结果。那么,用甘油储存的甘油菌需不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中再次挑选单克隆?
如果是需要进行质粒构建的实验室,最好每次冻存菌株取出后,要进行单克隆筛选,这样才能确定载体在一代代的重组后,最少程度的突变。
当然,原始质粒的储存也非常重要!如果你有经过验证、序列确认且保存在甘油中的菌液,并且不用于质粒构建,通常可以直接用于扩增,而不必每次都进行涂板单克隆选择。
甘油管中保存的菌液在-80°C条件下稳定性较高,短期内不会轻易发生突变或丢失质粒。即使直接用储存菌液,也建议定期对质粒进行序列验证,特别是在长期储存后重新使用时。
菌液存储时间越长,质粒突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每隔几次扩增后可以考虑重新涂板挑选单克隆。对于高拷贝数质粒,丢失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可以考虑直接从储存菌液中扩增,但仍需定期筛选单克隆,以确保质粒没有发生突变。
低拷贝数质粒相对不稳定,直接从储存菌液中扩增的风险较高,通常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每次都重新涂板筛选单克隆。
另外,在操作过程中,每次扩增时如果不涂板筛选单克隆,可能会带来污染的风险。如果使用的储存菌液中含有其他细菌或质粒,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定期进行单克隆筛选有助于降低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