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7 15:33:00

一、CHO细胞概述

CHO细胞,即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是生物工程上广泛使用的细胞系。工业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CHO-K1细胞,为转化细胞系,细胞染色体分布频率是2n=22,系亚二倍体细胞。CHO细胞具有不死性,可以传代百代以上,是表达复杂生物大分子的理想宿主。

 

二、无血清培养基的优势

1.成分明确:无血清培养基避免了血清来源的复杂性和批间差异,成分更加明确,有利于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2.安全性高:无血清培养基降低了病毒、支原体等污染的风险,提高了生物制药过程的安全性。

3.成本效益:虽然无血清培养基的初期成本可能较高,但长期来看,由于其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三、CHO细胞无血清培养的基本步骤

1.细胞准备:

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CHO细胞,活率大于95%。

对于贴壁细胞,需用胰蛋白酶消化并离心收集。

2.培养基准备:

选择合适的无血清培养基,如化学限定培养基(CD-CHO)、无动物来源培养基等。

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补充成分,如谷氨酰胺、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

3.细胞接种:

将细胞以适当的密度接种到无血清培养基中。

接种密度应根据细胞类型和培养基类型进行调整。

4.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通常为37℃,CO2浓度为5%。

对于悬浮培养,可使用摇床或生物反应器,摇床转速和振幅需根据细胞类型和培养基类型进行优化。

5.细胞监测:

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

使用细胞计数仪或血球计数板监测细胞密度和活率。

6.传代与收获:

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进行传代或收获。

传代时,需离心收集细胞并重悬于新鲜培养基中。

收获时,可根据实验需求收集细胞或上清液。

 

四、注意事项

1.逐步适应:对于从未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过的CHO细胞,建议逐步降低血清浓度,让细胞逐渐适应无血清环境。

2.优化条件:无血清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条件对细胞生长和表达有重要影响,需通过实验优化。

3.防止污染:无血清培养基中缺乏血清中的抗菌成分,因此需更加注意防止污染。

4.细胞特异性:不同的CHO细胞系对无血清培养基的适应性可能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五、无血清培养基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无血清培养基可供选择,如Gibco的CD-CHO、Sigma的EX-CELL CHO等。在选择培养基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1.细胞类型:不同的CHO细胞系对培养基的适应性可能不同。

2.培养目的:是用于细胞生长、蛋白表达还是其他目的?

3.成本效益:考虑培养基的成本和实验需求之间的平衡。

 

六、总结

CHO细胞无血清培养是一种高效、稳定、安全的细胞培养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无血清培养基和优化培养条件,可以实现CHO细胞的高效生长和表达。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从逐步适应无血清环境开始,并通过实验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细胞生长和表达效率。

 

上一篇:辨析高速离心机的离心分离方法 下一篇:影响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