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8 13:17:00

一、技术背景与核心目标

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是生物制药领域最常用的宿主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等生物药。

其优势在于:

1.高效蛋白表达:可正确折叠复杂蛋白(如抗体)。

2.安全性:无内源性病毒风险(相比人源细胞)。

3.适应性:支持大规模悬浮培养(>10,000 L)。

技术核心目标:

1.细胞分离:从培养液中高效回收细胞,避免细胞损伤。

2.蛋白收获:从细胞内外提取目标蛋白,确保纯度与活性。

 

二、细胞分离技术

方法

原理

优势

局限性

离心分离

密度差驱动固液分离

设备普及,适合大规模

剪切力可能损伤细胞,需优化转速

切向流过滤(TFF)

膜孔径截留细胞,小分子透过

连续操作,减少污染风险

膜堵塞需频繁清洗,高细胞密度挑战

深度过滤

多孔介质截留细胞团

高通量,无剪切力

介质成本高,难以彻底分离单细胞

声波分离

超声波振动促进细胞团聚

温和,适合脆弱细胞

工业化放大难度大

 

三、蛋白收获技术

1. 细胞裂解

方法

作用机制

适用场景

渗透压冲击

低渗溶液破坏细胞膜

实验室小规模,胞内蛋白释放

去垢剂裂解

Triton X-100等溶解膜脂

膜蛋白提取,需去除去垢剂

酶解法

蛋白酶(如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壁

温和裂解,需优化酶浓度与时间

高压均质

高压(1000-1500 bar)破碎细胞

工业化主流,高效但可能损伤蛋白

2. 初级分离(澄清)

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如碟片式离心机)。

深层过滤:去除亚微米颗粒(如纤维素介质)。

3. 纯化工艺

亲和层析:Protein A/G树脂捕获抗体(特异性高,占市场80%)。

离子交换层析:调整pH/盐浓度分离带电蛋白。

疏水层析:基于疏水性差异纯化。

超滤/渗滤:浓缩与换液(如30 kDa超滤膜)。

 

四、优化策略与挑战

1.提高蛋白分泌效率

基因编辑:敲除凋亡基因(如Bax/Bak)延长细胞存活。

培养基优化: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如Ex-Cell CHO)。

2.降低宿主蛋白污染(HCP)

多轮亲和纯化:串联Protein A与混合模式层析。

HCP免疫吸附:特异性抗体柱去除残留杂质。

3.连续分离技术

灌注培养:实时收获上清液(如ATF系统),延长培养周期。

连续层析:模拟移动床(SMB)提升纯化效率。

 

五、未来趋势

1.智能化平台:结合在线监测(如UV、电容传感器)与AI模型,实时优化分离参数。

2.一次性设备:预灭菌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与层析柱,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3.无细胞培养液(ACF):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细胞分泌蛋白至胞外,简化收获步骤。

 

六、结语

重组CHO细胞分离与蛋白收获是生物制药下游工艺的关键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药物成本与疗效。通过整合新型裂解技术、连续分离设备与智能监控工具,行业正逐步向“更高纯度、更低成本、更短周期”的目标迈进。未来,随着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的突破,CHO细胞平台或将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

 

上一篇:透析制备中性胶原蛋白凝胶 下一篇:膜分离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