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8 13:07:00

一、保管方法

1.环境控制

温度: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温度建议控制在 5℃~35℃(避免高温加速老化或低温冻裂)。

湿度:相对湿度≤60%(干燥环境防止膜吸水或滋生微生物)。

避光:远离紫外线直射(防止膜材料光氧化降解)。

2.物理保护

密封包装:保持原厂密封包装(通常为真空或充氮包装),避免直接接触空气。

防压防震:平放或侧放,避免重物压迫或尖锐物刺穿包装。

防潮措施:若长期存放(>6个月),可内置干燥剂(如硅胶),但需与膜元件隔离。

3.化学防护

远离污染源:避免接触油脂、有机溶剂、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或腐蚀性气体(如Cl₂、SO₂)。

禁用湿润保护液:若需湿润保存(如某些湿式膜),需使用厂家指定的保护液(如甘油或专用溶液),避免普通水浸泡。

4.保存期限

干式膜:未开封状态下通常可保存 3~5年(具体参考厂家说明)。

湿式膜:需定期更换保护液(每3~6个月),最长保存期≤2年。

 

二、使用前注意事项

1.外观检查

检查包装是否破损,膜元件表面有无划痕、褶皱或密封胶脱落。

确认型号、规格与系统匹配(如膜面积、产水量)。

2.预处理冲洗

冲洗水质:使用纯水或渗透水(SDI≤3,余氯<0.1 mg/L),避免使用自来水或含杂质水源。

3.冲洗流程:

低压冲洗(≤0.3 MPa)去除保护液或灰尘,直至排水无泡沫或异味。

浸泡12~24小时(湿式膜需更换保护液)。

4.系统适配性

确认进水水质符合膜元件要求(如pH、温度、SDI、余氯等)。

检查压力容器内无异物,O型圈与膜元件尺寸匹配。

5.安装操作

避免膜元件接触金属或硬质工具(防止刮伤)。

正确安装方向(浓水端/产水端标识需与系统对应)。

6.性能测试

初次运行需进行低压冲洗(0.2~0.4 MPa)至少30分钟。

记录初始产水量和脱盐率,与厂家数据对比(偏差应<15%)。

 

三、常见问题处理

1.膜元件干燥:若意外干燥,需用纯水浸泡24小时以上(严禁直接通水加压)。

2.冻裂风险:冬季运输或存放需防冻(温度≥0℃),已冻裂元件需报废。

3.污染处理:若保护膜破损导致微生物污染,需用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清洗(浓度参考厂家建议)。

 

四、关键原则

1.严格遵循厂家指南:不同品牌膜元件(如陶氏、海德能、东丽)可能有特殊保存要求。

2.先进先出原则:优先使用生产日期较早的膜元件。

3.记录管理:建立台账记录存放时间、环境条件及操作记录。

 

通过规范保管和预处理,可最大限度保留膜元件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通常≥3年),确保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

 

上一篇: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下一篇:实验室水中悬浮固形物SS检查过滤的用途、组成和使用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