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抗凝血酶-Ⅲ(AT-Ⅲ)ELISA检测试剂盒的技术原理主要基于双抗体夹心法。以下是该原理的详细解释:
一、双抗体夹心法概述
双抗体夹心法是一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它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该方法利用两种抗体,即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来夹心式地捕获目标抗原,从而实现对抗原的定量检测。
二、人抗凝血酶-Ⅲ ELISA检测试剂盒原理
1.捕获抗体包被:
试剂盒中的微孔板已经预先用抗人抗凝血酶-Ⅲ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包被,形成固相抗体。
这些抗体能够特异性地结合样品中的抗凝血酶-Ⅲ抗原。
2.样品加入与反应:
将待测样品(如血清、血浆等)加入微孔中,与固相抗体进行反应。
样品中的抗凝血酶-Ⅲ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
3.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
加入生物素标记的多克隆抗体,这些抗体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固相抗原复合物上的抗凝血酶-Ⅲ抗原。
生物素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了抗原-抗体-生物素标记抗体复合物。
4.酶标记亲和素结合:
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亲和素,这些亲和素能够与生物素标记抗体上的生物素结合。
形成了抗原-抗体-生物素标记抗体-酶标记亲和素复合物。
5.洗涤与显色:
经过彻底的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和杂质。
加入底物TMB进行显色反应。在HRP的催化下,TMB转化为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为最终的黄色。
6.结果判定:
显色的深浅与样品中抗凝血酶-Ⅲ的浓度呈正相关。
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抗凝血酶-Ⅲ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
1.在使用试剂盒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污染和误差。
2.样品采集和处理应遵循相关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试剂盒的储存条件应保持在2~8℃,避免反复冻融和长时间暴露于室温。
综上所述,人抗凝血酶-ⅢELISA检测试剂盒通过双抗体夹心法实现了对抗凝血酶-Ⅲ的定量检测。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临床和科研中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