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C(免疫组化)检验的分析验证原则的指南推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验证要求
实验室必须确认验证所有的IHC试验结果后才能用于临床。这些验证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1.将新的检验结果与形态学和预期结果相比较。
2.将新的检验结果与同一实验室同一样本的前次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使用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案)。
3.将新的检验结果与同一组织样本在另一实验室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均使用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案)。
二、一致性要求
对于临床应用的每一种已经初步验证的检验方案(除HER2/neu、ER和PgR之外,它们已存在明确的验证指南),新检验和前次检验或预期的实验室结果必须达到至少90%的整体一致性。如果一致性小于90%,实验室需要探讨一致性低的原因。
三、样本量要求
1.对于非预测性因子检验方案的初步分析验证,实验室应至少检验10例阳性和10例阴性组织样本。若实验室主任医师认为对于某些特定标志物(如罕见的抗原),少于20例验证样本已足够,则需记录该项决策的理由。需要注意的是,若存在阳性样本时,验证应包括高水平和低水平表达的因子,并且对于需定量报告的标志物,应扩大临床结果(表达水平)的预期范围。
2.对于所有实验室预测标志物检验方案(HER2/neu、ER和PgR除外)的初步分析验证而言,实验室应至少检验20例阳性和20例阴性组织样本。若实验室主任医师认为对于某一特定的标志物验证样本可少于40例,则需记录决策理由。经验证的阳性样本数量应大于临床结果(表达水平)的预期范围。该项推荐不适用于已存在单独验证指南的任意一种标志物。
四、特殊标志物的验证
对于兼有预测性和非预测性双重特性的标志物,应将其作为预测性标志物加以实验室验证。
五、组织标本的处理
如果可能,实验室验证使用的组织标本的固定和处理方法应与此后用于临床检验的标本相同。对于处理方式不同于已经验证的方案中的组织处理方式(如乙醇固定的细胞块、空气干燥涂片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的细胞学样本进行常规IHC检验时,实验室应检测足够数量的标本以确保检验达到预期目标。实验室主任负责确定需检测的阳性和阴性样本数,以及需检验的预测性和非预测性标志物的数量。对于脱钙组织样本进行常规IHC检测时,同样应检测足够数量的样本以确保达到预期结果。实验室医学主任负责确定阳性和阴性组织的数目以及需检验的预测性和非预测性标志物的数目。
六、验证材料的选择
实验室可使用整个切片、TMAs(组织微阵列)和/或MTBs(分子组织块)用于验证。如果TMAs/MTBs不适合用于靶标抗原或如果实验室医学主任不能确定TMAs/MTBs的固定和处理是否与临床样本相似,则需对整个切片剖面进行检验。
七、试剂和检验方案的变更
1.当新的试剂批次用于临床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案时,实验室应使用至少一例已知阳性样本和一例已知阴性样本对新试剂进行性能检验。
2.当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案出现如下任意一种变化时,实验室应利用至少2例已知阳性样本和2例已知阴性样本对检验方案进行性能确认:孵化或修复时间变化(使用相同的方法)。
3.实验室应检验足够数目的样本来确认检验方案的性能,以确保当出现如下情形时仍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期效果:固定方式;抗原修复方法(例如pH值的变化、不同的缓冲液、不同的加热平台);抗原检测系统;组织处理或检验设备;检验的环境条件(如实验室搬迁);实验室供水。实验室医学主任负责决定需检测的预测性标志物和非预测性标志物的数目,以及需检测的阳性组织标本和阴性组织标本数目。
4.当克隆抗体或已有检验方案变化时,实验室需进行一项完整的重新验证(等同于初次分析验证)过程。
八、记录和文档
实验室必须记录所有符合监管和认证要求的确认、验证和校正过程。
综上所述,IHC检验的分析验证原则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验证要求、一致性要求、样本量要求、特殊标志物的验证、组织标本的处理、验证材料的选择、试剂和检验方案的变更以及记录和文档等。这些原则旨在确保IHC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