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9 9:57:00

并非所有细胞都只能在湿润的地方存活。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详细解释:

大多数动植物细胞需要湿润环境

大多数动植物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确实需要湿润的环境。以哺乳动物细胞为例,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培养箱内通常要维持95%左右的相对湿度。这是因为细胞脱离了机体的内环境,湿润环境能防止培养基过快蒸发,避免渗透压失衡对细胞造成损伤,保障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利于其生长、增殖。比如常见的人类胚胎肾细胞293T,在适宜湿度下,其代谢活动有条不紊,可稳定传代多次。

 

一些极端微生物细胞具有耐旱能力

然而,并非所有细胞都依赖湿润环境。一些极端微生物的细胞,如古细菌中的某些种类,生活在沙漠等极度干旱地区,展现出非凡的耐旱能力。这些细胞能够合成大量特殊的糖类、氨基酸类物质(如海藻糖),在细胞内形成一种类似“玻璃态”的保护结构。即使周围环境水分极少,细胞内关键分子结构依然稳定,能够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等待水分适宜时再次复苏。

此外,真菌中的耐旱酵母菌也具有耐旱能力。当环境干燥时,它会进入休眠状态,细胞收缩,代谢近乎停滞。一旦接触到水分,又能迅速激活,恢复生长繁殖。

 

细胞对生存环境适应性差异的原因

从进化角度看,细胞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差异源于漫长的自然选择。在湿润地区进化的细胞习惯高湿度环境,而在干旱区域的细胞则练就了“抗旱本领”。这种适应性差异使得细胞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综上所述,虽然大多数动植物细胞需要湿润环境来维持生命活动,但也有一些极端微生物细胞具有耐旱能力,能够在干燥环境中存活。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细胞都只能在湿润的地方存活。

 

上一篇:细胞培养里有游动的小点是什么? 下一篇:细胞吐泡泡——什么是细胞空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