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是一项精细且需严格操作的实验技术,以下是细胞培养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一、细胞培养操作指南
1.实验环境与器材准备
实验环境:细胞培养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超净工作台是常用设备。使用前需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以上,以杀灭微生物。同时,定期清洁培养箱,防止污染。
器材灭菌: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塑料制品则多选择环氧乙烷灭菌或购买已灭菌产品。使用前需确保器材干燥,避免残留水分影响细胞生长。
2.细胞选择
根据实验目的挑选合适细胞系,确保细胞来源可靠、无污染。
3.细胞复苏
从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细胞后,应迅速放入37℃水浴中快速解冻,减少冰晶对细胞的损伤。
解冻后及时将细胞转移至含培养液的离心管中,低速离心去除冻存液。
再用新鲜培养液重悬并接种到培养瓶,复苏后的细胞应在24小时内恢复生长。
4.细胞传代
当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且汇合度达到80%~90%时需及时传代。
传代时,先用胰蛋白酶等消化液处理细胞,使其从培养瓶壁脱落。
再加入含血清培养液终止消化,吹打均匀后按合适比例接种到新培养瓶。
5.细胞冻存
冻存时,细胞在冷冻前需添加冷冻保护剂,如10% DMSO,以防止冰晶形成。
细胞悬液应缓慢冷却至-80°C,然后转移到液氮中长期保存。
6.细胞培养条件
温度:多数哺乳动物细胞适宜培养温度为37℃,偏差应控制在±0.5℃。
气体环境:细胞培养通常需5% CO₂,用于维持培养液pH值稳定。
湿度:培养箱内湿度应保持在95%左右,可通过在培养箱内放置无菌水盘实现。
二、细胞培养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
进入细胞培养室前,实验人员需更换工作服、鞋套,戴口罩、手套。
操作时,尽量减少在超净工作台内的动作幅度,避免引起空气流动造成污染。
所用培养液、血清、缓冲液等试剂应无菌、无污染,使用前需进行无菌检测。
2.细胞观察与检测
每天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生长状态与培养液颜色变化。
健康细胞形态规则、透明度好、折光性强。
培养液颜色因pH值变化而改变,若变黄可能因细胞代谢产酸过多,变红则可能因细胞生长缓慢或死亡。
定期对细胞进行支原体、细菌、真菌等污染检测。
3.试剂与培养基选择
不同细胞对培养液成分要求有差异,应按细胞类型选择合适培养液,并添加适量血清提供营养与生长因子。
注意试剂保存条件与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试剂。
4.细胞计数与稀释
细胞计数通常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或电子细胞计数器进行。
细胞稀释是为了调整细胞浓度,使其达到适合传代或实验的密度。
5.个人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实验服、手套、口罩和帽子,必要时还需佩戴防护眼镜。
避免在操作区域说话和咳嗽,减少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的风险。
6.器材处理
所有进入无菌操作区域的物品,包括培养基、细胞等,都应经过适当的灭菌处理。
避免接触物品的开口部分,以防污染。
7.记录与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详细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遇到的问题。
若出现细胞生长异常或污染问题,应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总之,细胞培养需要全面考虑各个环节,确保细胞健康生长与实验顺利进行。通过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可以成功培养出健康、稳定的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