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 OGD/R)细胞模型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模拟体内细胞在缺血缺氧后再灌注的损伤过程,为疾病机制和药物筛选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平台。以下是一些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细胞模型的技巧分享:
一、实验材料准备
1.设备:
乏氧细胞培养箱(如2% O2, 5% CO2, 93% N2的三气培养箱)或乏氧盒/乏氧袋配合厌氧产气袋。
细胞培养箱(37℃, 5% CO2)。
离心机、移液器等常规细胞培养设备。
2.细胞:
选择适合研究的细胞系,如神经细胞(HT22、SH-SY5Y、PC12细胞系及原代神经细胞等)、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系及原代小胶质细胞等)或脑内皮细胞(bEnd.3细胞系及原代脑内皮细胞等)。
3.试剂:
完全培养基和无糖培养基。
胎牛血清(FBS)、双抗(青霉素和链霉素)。
CCK-8或其他细胞存活率检测试剂。
二、实验步骤与技巧
1.细胞培养与接种:
将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用含有10% FBS的完全培养基稀释细胞悬液,以适宜的密度接种在培养板中(如96孔板、24孔板等),并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在37℃, 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孵育过夜,使细胞贴壁生长。
2.氧糖剥夺处理:
弃去原有完全培养基,用室温的PBS清洗细胞1~2遍。
在实验组中加入无糖培养基,并放置在乏氧细胞培养箱或含有厌氧产气袋的乏氧盒/乏氧袋中,培养不同的时间段(如2、4、6、8、10、12小时等)。
对照组更换为新鲜完全培养基,并继续在37℃, 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复糖复氧处理:
达到预定的氧糖剥夺时间后,将实验组的细胞取出,弃去无糖培养基。
更换为细胞对应的完全培养基,并放置在37℃, 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模拟再灌注过程)。
4.细胞存活率检测:
使用CCK-8或其他细胞存活率检测试剂,按照说明书操作检测细胞存活率。
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需求,确定最适合的OGD/R模型造模条件。
三、注意事项与技巧提升
1.细胞状态与密度:
确保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状态良好。
接种密度应适宜,避免细胞过密或过疏影响实验结果。
2.培养基更换与清洗:
更换培养基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使用室温的PBS清洗细胞,以去除残留的完全培养基,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氧糖剥夺条件: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氧糖剥夺时间和条件。
注意控制培养箱中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复糖复氧处理:
复糖复氧的时间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确定。
确保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中。
5.实验优化与验证:
在初步实验后,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可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如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对细胞损伤和存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6.实验记录与分析: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所有操作条件和步骤。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和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细胞模型需要精心准备实验材料、严格遵循实验步骤,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和技巧。通过不断的优化和验证,可以建立稳定可靠的OGD/R细胞模型,为疾病机制和药物筛选研究提供有力的实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