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3 16:22:00

THP-1细胞系的培养与编辑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详细阐述:

一、THP-1细胞系的培养

1.细胞描述

物种:人

组织:外周血

细胞形态:悬浮生长,单核细胞,正常形态为悬浮的体积较小、透亮的圆形细胞,少数聚团成葡萄状,粒粒饱满,轮廓清晰

细胞倍增时间:约30~48小时

2.培养条件

完全培养基成分:RPMI-1640+10%FBS(胎牛血清)+0.05mM β-巯基乙醇+1%P/S(双抗,即青霉素和链霉素)

培养环境:37℃、5%CO2

适宜细胞密度:培养密度维持在50万~100万细胞/毫升为宜;超过200万/毫升则需要传代

3.培养方法

细胞复苏

将保存在-80℃或液氮中的细胞取出,迅速放入37℃(或42℃)水浴锅中解冻。

配置培养基(RPMI 1640+10%FBS+1%P/S)。

将解冻后的细胞悬液加入离心管中,低速离心后弃去上清。

用新鲜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接种到培养瓶或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补液与换液

培养基变黄时可补加适量(1~2mL)新鲜培养基进行补液。

补加1~2次之后,用离心的方式全部换液。

也可采用半换液法,即吸出部分旧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

传代

摇晃培养瓶,把细胞摇匀,均分到两个瓶子里,每瓶再补充等量培养基。

或者离心后计数,按照40~50万细胞/mL的密度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

传代比例通常为1:21:4,传代频次为23天传代一次。

冻存

预先配制好冻存液(通常含有DMSO和FBS)。

将细胞离心后去上清,用冻存液重悬细胞。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冻存管中,放入程序冻存盒,然后放入-80℃冰箱过夜,再放液氮长期保存。

冻存密度建议为200万~300万/mL,以提高复苏存活率。

4.注意事项

THP-1细胞对血清要求高,建议选用高质量的胎牛血清。

细胞密度低时生长较慢,可通过补液、换液或传代来维持适宜的细胞密度。

细胞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更快,当培养基稍微变黄(呈橘红色)时,是比较适合细胞生长的。

少量细胞贴壁属于正常情况,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新瓶中即可。当贴壁细胞的比例高于20%时,说明细胞生长环境有异常,需排查培养箱设置、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器皿是否异常。

少量细胞聚团呈葡萄串状属于正常现象,特别是细胞密度较低时。更换血清品牌或增大血清比例(不超过20%)有助于解决聚团问题。不建议将聚团的细胞吹散,等待密度高时会自己分散开。

 

二、THP-1细胞系的编辑

1.基因编辑难点

THP-1是一种近四倍体的悬浮细胞,常规的基因编辑方法(如慢病毒法、质粒法等)在THP-1中阳性率很低。

2.基因编辑方法

由于CRISPR/Cas9易于构建、效率较高和在人细胞中的毒性较低,在基因编辑应用中备受青睐。

可采用化学修饰合成的sgRNA,降低RIG-I及一型干扰素通路的激活,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细胞存活率,保证被编辑细胞的表型不因一型干扰素通路的激活而受到影响。

通过简单的电转化的方式将RNP递送到细胞内,3天即可完成靶向基因编辑。

3.基因编辑应用

THP-1细胞系可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构建相关疾病模型,为药物筛选和治疗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综上所述,THP-1细胞系的培养与编辑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优化培养方法,并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技术以实现高效的基因编辑。

 

上一篇:氧糖剥夺/再灌注细胞模型的构建技巧分享 下一篇: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一样意味着内参蛋白浓度也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