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剂准备
①包被缓冲液:使用pH 9.6的0.05M碳酸盐缓冲液进行包被。具体配制方法为:溶解1.59克Na2CO3和2.93克NaHCO3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毫升。
②洗涤缓冲液(pH 7.4 PBST): 配制所需的PBST缓冲液成分为:0.2克KH2PO4、2.9克Na2HPO4·12H2O、8.0克NaCl和0.2克KCl,加入0.5毫升Tween-20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
③封闭液/稀释液: 可通过添加0.1克牛血清白蛋白(BSA)到100毫升洗涤缓冲液中或5克脱脂奶粉到100毫升的洗涤缓冲液内进行制备,以用于封闭或稀释。
④终止液: 使用2M H2SO4作为反应终止液。配制方法是将178.3毫升蒸馏水慢慢地滴加21.7毫升浓硫酸(98%),注意需在通风橱进行以保证安全。
⑤底物缓冲液(pH 5.0 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 配制25.7毫升的0.2M Na2HPO4(28.4克/升)和24.3毫升的0.1M柠檬酸(19.2克/升),再加入50毫升的蒸馏水混合。
⑥TMB(四甲基联苯胺)使用液: 混合0.5毫升TMB溶液(10毫克/5毫升无水乙醇)、10毫升的底物缓冲液(pH 5.5)和32微升的0.75% H2O2以备使用。
⑦抗原、抗体及酶标记抗体: 按照实验需求准备并稀释,确保浓度合适并使用前充分混匀。
⑧待测样品及抗原标准样品: 仔细准备测定所需的样品和标准抗原,确保液体纯净,浓度和容积达到实验要求。
二、检测未知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
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利用针对同一抗原不同表位的两种特异性抗体。通常,这些抗体被称为匹配抗体对。其中,一种抗体被包被到多孔板表面,作为捕获抗体用于固定抗原;另一种抗体则被酶偶联,负责抗原的检测。
1.包被:
①使用包被缓冲液将捕获抗体稀释至1~10 μg/mL的蛋白质浓度。
②每个ELISA板孔中加入0.1 mL稀释后的抗体溶液,在4°C下孵育过夜。
③次日,弃去孔内溶液,并使用洗涤缓冲液清洗每个孔三次,每次3分钟(以下简称“洗涤”)。
2.封闭:
①在各板孔中加入0.1 mL的封闭液,并在37°C下孵育1小时。
②随后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封闭液。
3.加样:
①将稀释后的待测样品(使用稀释液按一定倍数稀释)和梯度稀释的抗原标准品,各加入0.1 mL到反应孔中。
②在37°C孵育1小时后进行洗涤。
③同时设置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和阳性对照孔,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加酶标抗体:
①向各反应孔中加入0.1 mL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稀释倍数需通过预实验优化确定。
②在37°C孵育0.5至1小时后洗涤。
5.加底物显色:
①向各反应孔中加入0.1 mL新鲜配制的TMB底物溶液。
②在37°C条件下避光反应10至30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反应显色效果。
6.终止反应:
向每个反应孔中加入50 μL的2M硫酸,以终止显色反应。
7.结果判定:
①将ELISA板放置于酶标仪上,读取每个孔在450 nm处的光密度(OD)值。
②每个孔的OD值均需减去空白对照孔的OD值以校正基线。
③使用标准样品的OD值绘制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各样品中的抗原浓度。
三、检测未知抗体的间接法
间接法通过建立抗原-抗体的多层结合作用,检测样品中未知抗体的含量。首先将抗原固定在多孔板表面,特异性抗原的一抗结合到该靶标抗原上,然后通过酶标记的二抗结合到一抗上,以使检测结果更加灵敏。
1.包被:
①用包被缓冲液将抗原稀释至1~10 μg/mL的蛋白质浓度。
②在每个ELISA板孔中加入0.1 mL稀释后的抗原溶液,在4°C条件下过夜孵育。
③次日,弃去孔内溶液,并使用洗涤缓冲液清洗板孔三次,每次3分钟(以下简称“洗涤”)。
2.封闭:
①向各板孔中加入0.1 mL的封闭液,并在37°C下孵育1小时。
②随后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封闭液,提高特异性。
3.加样:
①分别在反应孔中加入0.1 mL经过一定稀释倍数的待测样品和梯度稀释的抗体标准品。
②在37°C下孵育1小时后洗涤,以确保样品和标准品充分结合。
③设置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和阳性对照孔,以用于结果比较和校验。
4.加酶标二抗:
①向各反应孔中加入0.1 mL新鲜稀释的酶标二抗,稀释倍数需通过预实验进行优化。
②在37°C下孵育0.5至1小时后进行洗涤。
5.加底物显色:
在各反应孔中加入0.1 mL新鲜配制的TMB底物溶液,避免光照,在37°C反应10至30分钟。
6.终止反应:
加入50 μL的2M硫酸到每个反应孔中,以终止显色反应。
7.结果判定:
①使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读取每个孔的光密度(OD)值。
②从每个孔的OD值中减去空白对照孔的OD值进行基线校正。
③根据抗体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以计算每个待测样品中的抗体含量。
四、ELISA测定细胞因子浓度
1.加样:
①将IL-10标准品稀释至以下浓度:500、250、125、62.5、31.3、15.6、7.8 pg/mL。分别将标准品和样本加入每个板孔中,100 μL/孔。
②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孔,加入等量稀释液,而不加入样品。
2.加入标记抗体:
①使用试剂盒提供的洗液,将生物素标记的抗体按1:100稀释,制备工作液。
②每孔加入50 μL,轻轻混匀后盖上封板膜,在37°C条件下孵育90分钟。
3.洗板:
弃去孔内的液体,每孔加入300 μL洗液,停留1分钟后弃去,并用滤纸吸干板孔中的残留液体。此过程重复4次,以确保彻底清洗。
4.加入酶标:
①将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HRP)工作液按1:100稀释。
②每孔加入100 μL,盖上封板膜,在37°C下孵育30分钟。
5.再次洗板:
重复步骤3,确保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试剂。
6.显色:
每孔加入100 μL TMB底物溶液,避光孵育37°C 10分钟。根据蓝色显色程度可调整反应时间。
7.终止反应:
加入100 μL终止液(Stop Solution)至每个孔中。
8.检测:
迅速将板置于酶标仪上,测定每孔在4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
9.数据分析:
①根据所测得的OD值,绘制标准曲线。
②计算样本中IL-10的浓度,并根据样品的稀释倍数做相应的调整。